摆线针轮减速器的发展
1926年德国人L.Braren发明了摆线针轮减速器,他是在少齿差行星传动结构上,首先将变幅外摆线的内侧等距曲线用作行星轮齿廓曲线而把圆形作为中心轮齿廓曲线,和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模式一样,保留z—X—F类N型行星齿轮传动。
针齿抗弯曲强度计算及刚度计算针齿销承受摆线轮齿的压力后,产生弯曲变形,弯曲变形过大,易引起针齿销与针齿套接触不好,
转动不灵活,易引起针齿销与针齿套接触面发生胶合,并导致摆线轮与针齿胶合。因此,要进行针齿销的风度计算,即校核其转角
?值。另外,还必须满足强度的要求。
摆线针轮减速器的结构特点,行星轮C,即摆线轮6,其齿廓通常为短幅外摆线的内侧等距曲线.为使输入轴达到静平衡和提高承载能力,通采用两个相同的奇数齿摆线轮,装在双偏心套上,两位置错开180,摆线轮和偏心套之间装有滚动轴承,称为转臂轴承,通常采用无外座圈的滚子轴承,而以摆线轮的内表面直接作为滚道。近几年来,优化设计的结构常将偏心套与轴承做成一个整体,称为整体式双偏心轴承。
姓名: | 胡经理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582702933 |
业务 QQ: | 1433603663 |
公司地址: |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城104国道北立交桥北200米 |
电话: | 0317-7343606 |
传真: | 0317-7369606 |